小编辑论坛

 找回密码
 小编辑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249

帖子

9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38
发表于 2021-8-30 09: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我阅读的书籍为《怪诞行为学》。我在拿到这本书时本来以为是一本主要介绍心理的传统书籍,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实际上是一本相当优秀的经济学书籍。在这本书籍中作者使用了独创的心理学技巧和实验来验证人们那些不合常理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合理的实验来解读究竟是什么在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习惯。
在《怪诞行为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章节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作者首先邀请学生们前来做同样十道自己设计的数学题,同时确保这些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大致相同。但在做完题目后,作者给出的奖励却各不相同:第一组学生在做完试题后,作者会将试卷收回,并根据学生们每人的成绩来付给他们对应的奖励。
而第二组学生的待遇则极为宽松:作者让他们在做完后不上交试卷,而是放回自己的背包里。此时作者要求每一位刚刚做完全部试题的学生直接预估自己的成绩,并在不检查试卷的前提下直接为这些可能瞎报的成绩支付奖励。
在最后一组,他们获得的待遇又发生了变化:作者复制了第二组的操作,但在最后奖励的却不是直接的现金,而是每答对一道题就给学生们发放1枚筹码。学生们可以使用筹码在另一位主持人处兑换奖励——当然,筹码兑换的奖励数额和第二组是相同的,没有变化。
在完成全部统计后。作者便公布了自己的统计结果。一般人都会觉得,要么第二组学生为了直截了当的现金奖励会谎报成绩,要么第二组和第三组都会谎报差不多的分数,但这场实验的结果却大不相同:第一组学生只平均做对了3.5道题,这证明了这是一张较高难度的试卷。而第二组学生在有谎报的权力下的平均成绩为6.2题,也就是说学生们为了更多奖励而谎报了2.7道题的成绩。然而,最离谱的却是第三组——为了获得由筹码兑换的现金,学生们报出的平均成绩为9.4道题!这样离谱的谎报成绩他们肯定知道会被一眼拆穿,但是仅仅是将现金奖励换成了筹码奖励,学生们却几乎个个都敢说自己把十道题全部做对了!
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在人们的观念中,如果遇到了实实在在的现金,那么在现金的约束下即使人们有着作弊的权力,但也不会选择完全作弊而得到最多的现金。如果现金并没有出现,而是通过某种渠道和介质来变相获得或支付,那么人们心中对于现金的枷锁就会消失。就像人们在商场中进行消费时,如果人们直接用现金进行支付,人们在支付前往往会再三估计自己是否把钱放在了该花的地方,而如果人们使用信用卡刷卡或者手机进行消费,人们此时就会失去理智,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去刷卡或者输入密码购物。这正是因为人们会对手中钞票的减少敏感,而对于银行卡中的数字减少则往往不大敏感。
因此,作者揭示了一条道理:即使是同样的人,在以不同的渠道行事时,他对于犯错的阈值也会不同,人们选择阈值高的渠道就会更加倾向于小心翼翼,而如果人们遇到了阈值低,充满吸引力的渠道,人们此时就会卸下心中的防备,选择犯错甚至是犯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小编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小编辑论坛 ( 苏ICP备19057427号-9 苏公网安备32050702010943号 )

GMT+8, 2024-5-11 15:37 , Processed in 0.0468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